托管业务全行办 合力创新促发展——访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李勇

作为国内开办托管业务最早、托管规模最大、托管品种最全的托管银行,工商银行自1998年开展业务以来托管规模排名始终位列国内首位。截至2016年末,工行资产托管规模已突破14万亿元,连续18年居同业首位。

来源:中国金融家、工银托管  作者:孙榕


作为国内开办托管业务最早、托管规模最大、托管品种最全的托管银行,工商银行自1998年开展业务以来托管规模排名始终位列国内首位。截至2016年末,工行资产托管规模已突破14万亿元,连续18年居同业首位。


近年来,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蓬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改革不断推进,资产托管行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大资管时代下,资产托管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谋求转型发展的利器。


作为国内开办托管业务最早、托管规模最大、托管品种最全的托管银行,自1998年开展业务以来,工商银行托管规模排名始终位列国内首位。截至2016年末,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托管规模已突破14万亿元,连续18年居同业首位。2016年,更是凭借在国内外托管领域的出色表现和品牌影响力,先后获得《环球金融》、《银行家》、银行间市场清算所“2014年度中国最佳托管银行”大奖。


工商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持续领跑同业的秘诀是什么?在实现托管规模、收入“翻番”增长的同时,又如何做到业务零风险?近日,《中国金融家》独家对话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李勇,听他讲述工行托管业务蓬勃发展背后的创新故事。


李   勇 


《中国金融家》:2014年以来,工商银行充分把握大资管规模倍增的机遇,实现了托管业务跨越式发展,请您介绍一下工商银行是如何准确研判发展趋势、并实现业务快速发展的?


李勇:资产托管业务扎根资本市场、服务资管行业,工商银行托管业务条线始终将资本市场、资管行业作为发展的立足点和着眼点。2014年前后,工商银行对监管政策导向、市场行情走势、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我们认为国内金融体系发生了三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监管部门支持金融行业改革、发展、创新的力度越来越大,以新基金法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法规推出并实施,在扩大投资范围、降低投资门槛、减少相关限制等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使资产管理行业进入竞争、创新、混业经营的大资管时代;二是我国金融体系多元化建设不断推进,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期货以及PE、资产管理公司乃至一些民间资本均在资产管理领域开疆辟土,形成新的竞合格局。其中,银行、信托、保险、基金、证券五类机构是资产管理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三是随着居民财富积累,居民理财需求旺盛,社会资金面宽裕,个人可投资资产快速增长,2016年达到126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0%,为资管市场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


基于此,我们在2015年初做出判断:国内大资管行业储备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并基于此提出“工商银行托管条线必须聚焦大资管市场,制定适应性的业务策略,才能找准并跟踪发展热点,充分把握规模增长机遇,保持并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在总行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下,依托“托管业务全行办”战略,我行托管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全行发展最快的中间业务之一。2014年至2017年6月,全行托管规模由5.8万亿元增长到14.5万亿元,年化增速达56%;2014年到2016年,托管手续费收入由37亿元增长到66.7亿元,年化增速达34%;托管沉淀存款由日均1703亿元增长到3848亿元,年化增速50%;托管业务综合经营贡献提升至每年120亿元,在全行利润中的占比接近5%,成为促进全行经营转型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国内第一大托管银行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我行托管规模在全市场占比约12%,居国内首位;在国有四行的领先优势更加明显,我行托管规模收入在四行总量中占比均达到36%,是全行业务在四行中占比最高的业务品种。


《中国金融家》:“托管业务全行办”战略是促进业务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请您介绍一下工商银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这一战略并如何具体实施的?


李勇:在资管行业爆发式增长之前,国内资管市场呈现出“地域集中、资源集中、机构集中”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工商银行托管业务实施“总部为主、分部为辅”的组织架构,总行集中营销、营运公募基金、保险资产、企业年金基金、全球资产等主要产品,规模、收入在全行的占比大约60%-70%。近年来,资管行业规模急剧增长、各类资管机构业务发展提速、机构分布延伸到全国各地,“总部为主、分部为辅”的组织架构已经不适应大资管时代下的业务发展需要,影响了全行托管业务发展,具体表现在总行在市场营销、客户维护、业务营运等方的压力与日俱增;分行层面,虽然在个别金融活跃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设立了托管分部,但整体来看,分行缺少专业托管队伍,对市场开拓不充分,营运指令和风控水平比较低,对全行经营贡献不足。


基于大资管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的预判,为把握市场机遇,发动全行力量,在总行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提出并实施“托管业务全行办”战略。首先是增设分部,我们在市场资源丰富、业务潜力大的地区新设托管分部,组建专业、稳定的营销和营运团队,为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开拓托管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是扩大授权,总行授权已经设立托管分部的分行开办场内交易产品托管业务,使托管分部具备与总部相同的营运能力与业务权限,促进了托管分部丰富托管产品、提升服务质量;第三是移交托管资产,按照属地化原则,总行将自营的保险资产、企业年金基金、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基金专户等产品移交托管分部营运,在发展初期为托管分部注入动力,提高分部营运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其尽快步入业务发展快车道;第四是加强激励,对托管业务发展快、效益好的分行,总行给予一定激励措施,提高分行积极性。2015年以来,我行共新设16家托管分部,分部总数达到21家,对新分部增加七类场内托管业务权限,向分部移交资产规模约1.3万亿元,充分调动了分行积极性。同时,总行通过托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实地指导或以工代训等多种手段,协助分部培育专业团队。截至2017年6月末,托管分部专职人员已从2015年初的114人增加到440人,增长了3倍。


得益于“托管业务全行办”,我行一举扭转了过去总部集中营销、营运的被动局面,通过增设分部,使托管业务在全行拥有了更多发力点,在资管行业遍地开花的时候,最大程度地捕捉规模增长机遇。截至2017年6月末,21家分部托管规模达10.9万亿元,是2014年的2.3倍,在全行占比74%;托管收入31.4亿元,是2014年的2.4倍,在全行占比47%;场内托管组合数增至3521个,北京、广州、上海等老分部托管规模超过或接近2万亿元,重庆、江苏等新设分部业务发展迅速,成为分行业务发展的第二梯队。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推动总部职能转型,加强业务规划与管理职能,侧重市场研究与创新产品研发。近年来,总部注重对大资管领域重点行业的研判,并指导全行开展重点产品营销。在公募基金领域,我们提出“紧密合作大型、优质基金公司,积极开拓互联网基金托管业务”;在保险领域,按照“总行主抓大型核心客户、分行主抓属地中小客户”的思路开拓市场;在银行理财市场,我行发动各分部大力营销中小商业银行理财托管业务;在基金专户、券商资管、信托计划等方面,我们全面分析“降杠杆、去通道”政策对通道产品的影响,努力拓展主动管理型产品的托管业务;在养老金领域,我们发动全行抓住有利时机,大力营销职业年金基金及归集账户托管业务。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充分印证了我们判断的准确性,截至2017年上半年末,我行托管公募基金1.6万亿元,保险资产3.9万亿元,银行理财3.4万亿元,企业年金基金4520亿元,基金专户、券商资管、信托计划合计4.1万亿元,重点产品始终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中国金融家》:据我所知,工商银行在实现托管规模、收入“翻番”增长的同时,保持了业务零风险。这一优异成绩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李勇:在业务发展中,我行始终将风险管理放在首位。近年来,我们密切关注并全面分析资产管理行业的风险趋势,在大资管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基金、保险、证券、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新兴资管机构,如私募基金公司、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从零起步,发展突飞猛进。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我们认为其监管体系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措施健全、风险防范意识较强,因此我们对该类机构持风险中性态度,风控措施侧重于梳理规章制度、完善操作流程、规范协议版本,2015年来,我们梳理并发布42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保证托管人员有章可循,有效规避营运风险。


新兴资管机构方面,截至2017年6月末,各类私募投资机构的数量约2万家,P2P机构不计其数,总体上资质参差不齐,有的机构资质突出、业绩优良,有部分机构投资管理和风控水平较低,更有个别机构浑水摸鱼,以“资金池”、“庞氏骗局”模式从事违法违规行为,这都加大了投资者和托管银行的风险。为防范风险,我们对新兴资管机构的托管业务采取谨慎发展思路,向分行提示潜在风险点,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开展风控专题培训,将风控责任落实到人;对于私募基金领域的托管业务,我们成立了托管业务风险管理委员会,建立了集体审议机制,逐笔评审创新型、高风险型业务;对于安心账户领域的托管业务,我们明确了七大类业务准入领域,指导分行规范发展;对于网络借贷平台的托管业务,由于监管法规不完善,潜在风险较大,我们采取了禁入策略。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实现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协调共进,连年保持业务零风险。


《中国金融家》:我们了解到,工商银行是唯一一家完全自主研发托管系统的银行,最近又投产了第六代托管系统。请您介绍一下工商银行托管系统建设情况以及第六代托管系统投产的意义。


李勇:托管是一项专业性高、规模效应强的业务,托管业务的稳定运作、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于高效先进的托管系统。从国外先进托管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托管业务处理量不断增大,托管服务复杂程度日趋提高,托管银行的服务将大多通过托管系统来实现;同时随着托管系统日趋完善,托管银行的业务经验将凝聚于系统模块中,专业能力最终体现为系统功能,可以说,完善的系统功能和持续的系统更新能力是托管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国内外托管银行都非常重视托管系统研发,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国外先进托管银行,都坚持自主开发托管核心系统,并持续在系统研发上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年均系统开发费用均达数亿美元,并有庞大的专业开发团队。例如北美信托,每年在托管系统开发上投入超过6亿美元,开发人员1200余人,与运作人员的比例为1:1.71。


工商银行自开办托管业务之初就坚持完全自主研发系统,在多年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总结出托管系统先进性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效的处理能力,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托管业务量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托管系统必须具备先进的计算方式和强大的处理能力,方可满足客户对服务效率的要求;二是高度的直通率,托管系统尤其强调直通处理,所谓“直通”是指托管系统与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或客户系统对接,直接接收并处理数据,实现全程不落地、自动化处理,从而提高业务营运效率;三是兼容性要强,随着托管产品种类增多,托管系统要支持各种业务品种,兼容各种市场规则和会计核算准则,支持托管业务拓展到全球各个市场;四是客户体验要好,系统是托管服务的强力支撑,托管系统要能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特别是对网络端、移动端服务的需求。


近两年我行托管规模高速增长,业务收益成倍提升,也使得业务处理压力急剧增大。2015年我行实现了托管规模翻番增长,由5.7万亿元增长到11.5万亿元,我们预见到规模增长带来的营运压力,于是在2016年就提出了第六代托管系统开发需求,重点解决系统处理效率问题,主要解决方案就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第六代托管系统研发过程历时一年多,于2017年9月全面投产,该系统是国内首套分布式处理托管系统,采用主流分布式计算技术重构系统架构,在大幅提高系统处理效率的同时,进一步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功能设计,优化托管网银、新增移动端托管服务、提升了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同时新增了营运风险后督管理模块、业务向导及待办模块和实物券管理子系统,大幅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保障托管业务零风险运行。可以说,第六代托管系统的投产,使我行托管业务科技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向国际一流的托管技术水准又前进了一大步,有利于巩固工商银行托管业务科技领先优势;将有力支持我行各类托管业务的发展,不断巩固和扩大各项业务的国内领先地位。借助新系统,我行可以进一步完善客户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持续保持“最佳托管银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