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穿透银行理财监管路径,下一个白银十年还有多久?

在近百万亿的资管市场中,接近30万亿的银行理财是连接投资者和资产的最重要的起点,也是委外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

来源:申万宏源固收研究  作者:孟祥娟 李通  转自:资管纵横


在近百万亿的资管市场中,接近30万亿的银行理财是连接投资者和资产的最重要的起点,也是委外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


可以说银行理财的直接关系到众多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资产配置,在债券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和我国其他金融机构一样,银行理财的发展史本身也是一部金融监管的演进史,我们首先对理财的监管和发展进行回顾。


接着结合9月末新发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年中)》和其他来源的最新理财数据对银行理财近一段时间,资产配置、委外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以了解去杠杆政策下,银行理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
银行理财业的监管与发展回顾


2004年-2005年萌芽与初探


2004年人民币理财拉开帷幕。广义上的外币理财其实自2003年就有,但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币理财起源于2004年7月,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股份制银行为了增加自身竞争力,首先开始了创新。


光大银行推出了“阳光理财B计划”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投向为国债、央票、政策性金融债等利率债,产品到期后以预期收益率向客户兑付。


此后招商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均在2004年发型了人民币理财产品,全年股份制银行共发行63款理财产品,国有商业银行发行10期产品。


各行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为2.31年。[1]2004年理财主要以外币为主,占比高达87.4%。


2005年银行理财初有规范:9月和10月,银监会相继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行理财得到了监管的引导规范,国有银行和城商行也迎头赶上,全年各行共发行631期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下降到0.89年。


2006年-2009年多元与壮大


2006年银行理财走向多元。首先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自此国内投资者可以通过QDII产品参与国外市场。


全年11家银行发行19个QDII产品;第二,由于2006年迎来了牛市行情,商业银行研发出了两种方法投资于股票市场的产品,一种是通过新股申购,全年共计发行11个,一类通过直接或投资于基金投资于股权,全年发行4款。


第三,银行开始讲理财资金投向信贷资产和信托贷款,此种方式可以不计入表内,帮助银行绕开了监管部门对于存贷比、拨备覆盖、资本充足、存款利率等方面的约束。对后面资管业的发展,通道业务的爆炸,监管创新的博弈做好了铺垫。


2007年非保本银行理财的崛起。在这年人民币理财规模尤其是国有银行和城商行理财的规模迅速增长,超过外币理财,随着牛市的接近尾声,风险渐高,非保本浮动收益性产品占比大规模上升,数量由2006年末的19%上升到2007年末的52%。


2008年银信合作规模扩大。各银行加深与信托公司合作,通过信托计划将理财投向信贷资产、信托贷款、股票等资产。


风险迅速增高且复杂化,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在2008年共发行了3576款。6月份《关于外资银行发售人民币信托类理财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放开了信托与外资银行的合作。


该年CPI上行达到4.8%,随着股票牛市结束,投资者风险偏好迅速下降。这导致有风向偏好相对较低的银行理财,尤其是保本型理财发行火热。


2008年的银行理财共发行6749款,数量同比增加142%。产品上看,开放式理财产品明显增加。


2009年信贷理财大批发行。由于我国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全年信贷大幅增加,相应的银行信贷类理财成为主要发行品种,全年发行3344款,同比增加46.5%。


2010年-2012年监管与规避


2010年融资类银信合作受限。8月,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业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对融资类银信合作进行了限制。


另外由于监管指标的考核压力,发行在月末、季末的短期“冲指标”理财产品增多,6个月以下的产品占据了89.2%,1个月以内的产品发行量翻倍。


另外另类投资的创新理财产品也格外亮眼。


2011年高息揽储叫停。银监会发布了7项关于银行理财的监管规定。


7月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座谈会会议纪要》,对银信合作、投资票据、委托贷款做出了明确的规范,该纪要明确规定控制7天内的超短期理财,9月份高收益理财的揽储行为也被叫停,超短期理财发行量迅速下降。


2012年资金池成主流。监管层推出了19个各类法规来对银行理财进行规范,而银行开展了包括信托受益权、委托债权等一系列模式的创新来通过复杂的交易结构规避监管。


各银行也纷纷采取资金池的方式进行理财产品运作,达到资金的期限错配,分散风险。


但是也存在运作不透明的问题,银行可以通过滚动发售来保全声誉,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可能会持续积累,引发系统性风险。


2013年-2017年规范与新篇


2013年,非标投资被规范,银行自管计划开新篇。


针对银行的资金池和通道业务存在的风险,监管层3月25日下发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即“8号文”。


此规定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提出了硬性的要求非标月在任何时点以理财产品余额35%和上一年审计报告总资产4%低者为上限,并且要求每个理财产品与资产对应,单独管理、建账、核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大多采取了账户拆分,设置虚拟账户的方式达到定期上报的要求,实质上仍然可以通过关联交易等途径内部转移。


这种拆分方法增加了银行理财操作上的成本,直接导致了该年银行理财的发行增速的变缓。


有堵则有疏,2013年10月,银监会对11家银行开展“理财资产管理计划”和“直接融资工具”的试点,给银行自己开辟了“通道”,12月试点增加到13家。


理财资产管理计划是一种净值型定期开放理财产品,直接融资工具作为SPV可以将非标准化产品标准化,这种方式打破了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隐性担保、刚性兑付。


但规模较小,各银行的试点额度为5 亿元至10 亿元。


由于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净值型理财接受度自然较低,销售难度大,如果净值型理财表现不佳,发生投资者纠纷影响银行其他理财产品的销售,这也使得银行发行净值型理财动力不足。


2014年理财架构迎变革。7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35号文”,启动银行业理财事业部制改革进程,要求单独核算、风险隔离、行为规范、归口管理,回归理财的资管属性。


理财产品之间的交易被明令禁止,对银行理财资金池模式造成了冲击,但是由于理财产品资产和负债端的期限的错配,银行开发出了新的模式(如通过浮动收益、同名不同期限、过桥)去规避监管,最终抬高了资金池模式的成本。


2014年各种“宝宝类”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对银行理财产生了冲击;利率市场化加快,银行理财充当了抵挡钱荒冲击的利器;


2014年7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设置了偏离度指标,减弱了银行通过理财冲存款的功能。


2015年利率市场化迎新机。2015年商业银行法修订,存贷比取消,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大额存单发行,利率市场化形式上已经完成。


各项政策引导银行传统及理财业务回归其本质,修复扭曲的业务操作模式和资产负债表。


2015年股票市场牛熊转换,连续5次降息,资产荒的到来导致银行资产端利率下降,而理财的负债端成本难以立刻下降,这使得银行理财边际收益开始降低,但是资产荒也促使净值型产品发行增快,为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走向真正的资管产品发展迎来的机会。


2016年金融行业去杠杆,资管通道重洗牌。


4月28日,银监会印发《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6]82号),本次的“通知”针对信贷资产收益权,进一步堵住了银行理财以收益权转让形式对接本行信贷资产的通道,但并未限制对接非本行的信贷资产收益权。


整体的监管思想是确保表外风险不会通过转移而持续留在银行内部。


7月《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出,禁止了非私人银行客户投向股票和非标;


基础类理财不能对接资管计划,建立理财风险保证金制度。2016年10月,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的通知》,从17年一季度起在广义信贷统计范围中增加表外理财。


11月发出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要求银行建立表外风险限额管理制度,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计提资本和减值准备。


2017年协调监管、剑指空转套利。2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内审稿发出,3 月底,银监会连续下发“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多项文件,要求银行业展开自查,剑指空转套利,4月份连发银监4、5、6、7号文要求银行业增加风险防控,整治空转等乱象,加强服务实体经济。


5月份《关于印发发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的通知》下发。


7 月份全国金融会议召开,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试图建立系统性协调监管,从根源上解决监管套利和监管不协调的问题。


8月份,银监会发文又对债转股问题进行了细化规范。


2
银行理财近两年监管政策及影响


2016下半年以来,央行、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对于银行行业的监管文件,我们对其进行了梳理。对银行理财的重点尽管内容及影响有:


理财规模和同业理财:《关于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的通知》要求将银行理财扣除现金和存款后纳入广义信贷,根据MPA考核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银行广义信贷增速与目标M2增速偏离分别不超过20、22和25个百分点时,此项为满分60分,否则为0分。


如果考虑明年M2增速目标为12%,则广义信贷增速增速低于32%、34%和37%即可,给予了银行理财相当大的增长幅度空间。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尤其是同业理财增速停滞,更加不会超越该监管要求。


回顾上半年,对于大型商业银行银行理财纳入MPA考核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部分同业理财扩展激进的城商行,此规定将对其理财扩张造成较大约束。


站在目前时点看,随着同业理财的缩减,理财纳入MPA考核对各类银行规模的后续影响已经较小。


另一方面17年上半年偏震荡的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债券市场的调整,对于委外加杠杆的限制都使得原有的同业理财-委外的模式难以为继,也客观上造成了上半年的同业理财规模缩减。


理财投向:非标方面,从央行《金融稳定报告》的监管框架看,无论是消除多层嵌套,一直通道业务还是加强非标管理、防范影子银行风险。


都对非标的影响很大,从监管的取向上,非标会逐渐减少直至消灭,我们也可以见到明显的非标规模下降,未来随着非标转标,监管的实施,预计银行投资非标的规模将进一步减少。


债券方面,非标资产的挤出和同业存单的挤出将增加银行对于债券的配置。


从风险偏好上看,“6号文”要求银行投资债券纳入统一授信,同时严格评级准入标准,降低了低等级信用债对银行的吸引力。


同业存单方面,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大,银行配置较多。央行8月份宣布将于明年一季度,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考核。


9月份宣布禁止金融机构发行期限超过1年的存单。另外随着流动性管理办法出台,货基可能面临更严监管,因而未来银行对于货币基金的配置必然下降。


理财托管、资金池和刚兑:理财新规第四十五条提出,商业银行应当选择银监会认可的托管机构托管本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银监会认可的托管机构包括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符合本办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其他商业银行和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商业银行不能托管本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这实际是针对资金池、刚兑问题的解决方案的重要环节。


银行依托刚性兑付对低风险偏好客户具有很强的客户粘性,同时通过资金池可以借短钱,投资高收益的长期资产,另外可以通过账户间调配进行利益转移达到刚兑,可以说是银行理财的核心赢利模式。


但是这一切建立在理财规模不断增长的前提下,随着理财规模增速放缓,包括同业-委外模式的整个银行理财体系中风险积聚,资金池和刚性兑付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早在2013年“8号文”即要求“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107号文”),也明确银行不得开展理财资金池业务,信托公司不得开展非标理财资金池等业务。


但实际业务上,银行往往是通过虚拟账户来规避这个监管。


监管层对非标监管较为严格,实现了投向非标的账户相对隔离,但是对于债券等非标资产则要求相对宽松。


理财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内审稿再次重申了资金池问题。


可见资金池+刚兑的模式一直是资管业风险积聚的根源性问题之一。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步骤就是银行理财账户的三方托管,后续我们认为央行会通过三方托管摸清银行资金池的情况,待到时机成熟,逐渐在实际上加强对资金池刚兑的约束,逐渐实现真正的账户分离。


风险准备金:理财新规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管理制度,规定风险准备金的提取、划转、使用和支付等政策和程序。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如下计提比例,按季从净利润中计提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


(一)除结构性理财产品外的预期收益率型产品,按其产品管理费收入的 50%计提;


(二)净值型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和其他理财产品,按其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


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理财产品余额的1%时可以不再提取;风险准备金使用后低于理财产品余额1%的,商业银行应当继续提取,直至达到理财产品余额的1%。


11月份又公布银监会《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要求银行建立表外风险限额管理制度,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计提资本和减值准备。


我国理财中,非保本的浮动型理财占到总理财规模的近八成,理论上非保本理财由于风险已经由银行转移到投资者,因而记在表外,躲避了众多监管要求。


但实际上,银行理财无论是否保本,均存在严重刚性兑付,银行并没有实际上做到风险的规避。


此次理财新规提到,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主要用于弥补因商业银行违法违规、违反理财产品协议、操作错误或因技术故障等原因给理财产品财产或者理财产品客户造成的损失,以及银监会规定的其他用途。


实际上也是针对表外理财的刚性兑付问题,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另一方面也是在为将来净值型理财的推广做好铺垫。


3
银行理财规模:减少主因同业理财缩减


银行理财规模在2016年年末达到29.05万亿,2017年1月末达到历史最高的30.31万亿,然后在2017年年中下滑至28.40万亿。


从结构上看,一般个人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产品下滑幅度不大,上半年下滑幅度均在3%之内。


理财规模下滑主要是银行同业专属产品和机构客户专属产品下滑幅度较大,较2016年年末,2017年6月末,这两类理财分别减少了23.04%和13.83%。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理财受到“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多项文件监管,同业理财规模确实有了实质性的下降,这一情况不仅在同业理财上有所体现,在银行的表内负债端也能观测到大部分银行主动减少同业负债及同存发行。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统计口径的变动,2017年中的理财中除了一般个人客户产品、机构客户专属产品、私人银行客户专属产品和银行同业专属产品外,还增加了高资产净值类产品一新的类别。


规模高达2.13万亿,这部分实际上从原有的四大类单独提取出来的,因而客观上造成了统计口径上老四类的规模的下滑。


不同银行的同业理财缩减程度不同,股份制银行同业理财发行规模减少较多,大行相对比较稳定。


从我们在“去杠杆下的大资管”系列电话会议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个人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的理财产品规模实际是正增长的。只是由于统计口径的问题显示规模缩减。


展望年末的理财总规模,我们认为虽然同业理财缩减,但是个人理财增速较快,基本弥补了同业理财下行。预计今年理财总量可以维持去年水平,不会有太大下降。


4
发行情况:大行三季度发行亮眼


大行7、8月份理财发行数量增多


从发行主体上来看,各类银行发行理财数量小幅波动,但7、8月份大行的理财发行数量明显增多,增加的部分主要以1-3个月的短期的理财为主。


上半年长期理财发行多

三季度短期理财发行多


从新发行的理财产品的期限看,上半年发行量增加较多的是6-12个月和12个月以上的理财。


但是7月和8月份情况有所改变,12个月以上的长期理财发行规模大幅减少,而1-3个月的短期理财发行量大幅增加。我们也了解到很多银行在7、8月份扩大负债资金来源,加大了委外的规模。


上半年非保本发行增多

三季度保本收益发行增多


从收益类型上看,上半年发行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理财占比较多,而保证收益型的理财发行占比下降。


而进入三季度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发行占比下降,保证收益型的理财发行占比增多。


此次中国银行业理财报告首次公布了各银行收益类型的存量情况。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发行的非保本产品较多。


而五大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更偏向于发行保本产品,外资行则是以保本产品为主。


5
资产配置与收益:非标减,股权增,债券持有是主流


各资产配置:非标减少、

债券持有策略增多、股权资产增加


非标下降较多:银行理财配置占比下降较快,从去年年末的17.49%下降到2017年年中的16.14%。


主要原因是收益率没有明显提升,一年期收益率集中于5.5%-6%,性价比相对下降。


另外银行基于盘活存量的考虑,较多进行非标转标的尝试。


债券持有策略增多:上半年理财的利率债配置下降,信用债配置整体稳定。理财的利率债占所有资产配置占比由8.69%下降0.98%到7.71%。


信用债占所有资产配置占比由35.07%下滑0.27%到34.80%。


随着期限利差压缩,基本面没有太大起色,因而利率上部有顶,央行一方面延续去杠杆,一方面又对再融资比较关注,因而资金面呈现紧平衡。


因而在策略选择上,交易性机会很难把握,而高收益率债不符合银行投资偏好,因而很多银行加配了类似城投债的信用债,积极参加一级市场,通过拉高票息持有的方式获得更高的收益。


债券配置的久期上,我们了解到,虽然上半年同业和货币理财成本边际局部提升,但是从银行整个负债端看,综合成本上升不明显。


大部分银行并没有大规模拉长久期,少量拉长久期的行为发生于国债3.6的相对高点位置。


风险偏好上,从局部和短期上,替代委外的配置部分会寻求相对高收益,另外由于博收益的策略性行为可能会局部提高风险偏好。


但长期上看,随着资金回归表内,银行还是风险偏好整体稳健的。


货基和同业存单上半年配置较多,未来预计面临萎缩:去年货币市场工具(不含现金和银行存款)占银行投资总规模13.14%,是银行理财配置的第四大资产。


今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将该项拆分为了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同业存单两项,且没有公布具体的占比。总体来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大,市场关注度高,但是目前价格下行速度较快,吸引力在逐渐下降。


随着流动性管理办法出台,货基可能面临更严监管,因而银行对于货币基金的配置必然下降,也较大可能伴随着同业存单的调整。


但是后期随着同业存单调整到位,可能银行会重新增加对同业存单的配置。


权益类上半年增配,后续预计稳健小幅增加:股票今年表现较好,银行的对权益类资产参与度明显提高。


银行主要以三种参与方式:


1,打新:今年上半年可获得7%-10%收益,下半年肯定会收益率下降,因为上半年很多收益来自于底仓。


2,港股持仓。


3,定增,此部分各行收益差异比较大。目前银行对权益类资产兴趣较高,但是刚兑没有完全打破,基于风险考虑,权益类资产预计未来稳健小幅增加。


收益震荡上行


银行理财收益率随银行资金松紧波动,可以明显看到季末时理财收益率的提升。


上半年银行理财的手一览表整体小幅波动,但在6月份大幅抬升,这主要受年中MPA考核,理财集中到期,去杠杆下某些银行负债端缩减综合共振导致的资金紧张所致。


6
理财委外:大行不减反增,小部分整顿,大部分维持现状


4月末曾有一波委外赎回潮发生,其主要因素为MPA广义信贷增速的考核使得中小行表外理财扩张速度受到限制,资金源头受到压制;


16年下半年以来资金成本也有所抬升;过于激进的杠杆受到监管限制;债市调整带来的市场风险。这几个因素共同促成了今年4月末的委外赎回。


但我们认为委外赎回更多的是监管冲击下和债市调整下,一部分银行为了满足考核指标和流动性管理的短期行为。


我们了解到,对于大行,其委外本身规模本身占比并不大,整体运行比较规范,风险控制较好,因而上半年委外规模并没有减少,甚至在三季度随着理财的发行增加,扩大了委外的规模。


对于局部地区的中小银行,当地银监对违规开展委外的行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整顿,这些提前终止仅是局部的行为,在安徽、山东、内蒙较为密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整顿并不是针对所有行,也不是针对全部委外,是针对部分地区的不规范委外行为。


而对于大部分银行,采取的则是保守姿态,不增不减。


目前监管对于委外没有明确表态予以禁止或者限制,另外很多银行委外也没有获利,有些账户有浮亏,如果赎回不许做,则会兑现亏损,仅仅是为了保持业务模式而持续续期委外。


7
银行理财未来展望


模式:资金池、刚兑打破需时间;

净值型理财是趋势,推进需时日


资金池刚性兑付的运作模式是银行理财核心的盈利模式,也是银行理财吸引投资者之所在。


虽然针对资金池和刚性兑付问题有诸多监管文件,但目前情况来看,对于资金池银行大多采取了账户拆分,设置虚拟账户的方式达到定期上报的要求,实质上仍然可以通过关联交易等途径内部转移。


对于刚性兑付,银行无论是出于声誉,还是出于金融稳定角度,都有极强动力刚性兑付,短时间难以大规模打破。


理财保本,资金池运行的模式还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


长期来看,净值型理财仍然是趋势,虽然目前市场存在的大多为成本摊余法的假净值。


刚兑+资金池模式非常依赖于银行理财规模的持续增加,该模式才能够健康持续,但如果长期来看,随着理财规模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刚兑+资金池模式再加上严监管,则可能出现被动的刚兑。


再此之前监管层会循序渐进推进净值型理财,例如首先推进三方托管,阳光化账户;然后强化投资者教育,进一步推进净值型理财,或者允许银行成立理财分公司;最后再在风险可控条件下逐渐打破刚兑。


而从银行角度,各银行也在积极探索净值型理财的出路,在人才队伍积累,投研能力提升方面做出尝试。


在市场被动推进、监管主动干预和银行自发探索的三方合力下,净值型理财会循序渐进地推进,不太可能一蹴而就。


地位规模:仍为资管先导,

规模增速变缓,但不会下降


基于上面对于银行刚兑将一定时期存在的判断,我们认为银行依托于广泛的分支机构、良好的信誉品牌和广大的储户、支付用户基础,保本的理财,拥有巨大的渠道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负债数量大和负债成本低上。


短期看这种优势难以被撼动,投资管理能力的劣势可以较快的被弥补。


但是长期看利率化进程下的刚兑打破将逐渐降低银行的信誉优势,金融互联网化的进程将使得银行的网点和支付储户基础优势降低。


因而我们认为短中期看银行都将是资管行业的首要力量,但是很长期看银行的渠道优势也将被逐渐削弱。


规模上,我们认为银行理财规模仍会继续增加,但增速可能有所放缓。


今年上半年的理财规模缩减,主要是受金融监管下同业理财缩减所致,这是短期冲击因素。


长期来看,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理财需求的增加,居民的理财规模,尤其是高净值客户的理财规模仍将继续增加。


资产配置:风险偏好短期提升,

中期仍稳健,长期看刚兑推进情况


由于非标的大方向是减少直至消灭。短期看,在负债端成本相对固定的前提下,被挤出的原来投向非标的资金必然寻求相对高的收益。


加之博收益的策略行为可能会短时间内提高风险偏好。


但中期看,随着资金回归表内,非标转标的推进,而净值型理财推进还不成气候之前,在风险事件增多和相对的严监管下,银行风险偏好仍将保持相对稳健的风格。


长期看,如果刚性兑付的模式得到根本上的打破,净值型理财推进到一定阶段,整个资管行业将进入新的时期。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互动模式也将发生改变,届时银行的风险偏好将逐渐向基金等净值型机构靠拢,当然这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