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管行业面临多重压力 能否借道中国市场破局?

今年可以说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调整期,展望国际全球资管行业也正在面临瓶颈。2016年全球资管市场全年实现资产总额7%的增幅,净流入的增长相较前几年略显疲弱,市场收入降低,行业整体利润也出现下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俊丹

今年可以说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调整期,展望国际全球资管行业也正在面临瓶颈。2016年全球资管市场全年实现资产总额7%的增幅,净流入的增长相较前几年略显疲弱,市场收入降低,行业整体利润也出现下滑。

对于全球资产管理行业而言,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迫在眉睫,进入中国等有前景的新市场是在未来实现成功的关键之一。

从去年到今年,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恰好进入一个新的开放期,外资的资产管理机构能够通过在境内设立外商独资公司(WFOE),并以该公司身份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开展与中资私募同等的业务。这使多家国际知名资产管理机构纷纷跃跃欲试。


国际资管规模收入承压▼

据波士顿咨询发布的《2017年全球资产管理报告》统计,2016年,全球管理资产额从64.6万亿美元增长到69.1万亿美元,增幅7%,明显高于2008年以来的平均增速,但体现资产管理行业命脉的新增管理资产净流入仅占1.5%,除了中国和少数几个高增长市场之外,年均新增管理资产净流入规模难以回到2008年之前的水平,相较前几年并无改观。

除了新增规模乏力,全球传统资管机构收入也持续承压,尽管平均管理资产额相比2015年高出4%,但收入水平却下降1%。主因是高费率和低费率产品的比例发生变化,即资金从主动管理型产品转向被动管理型产品,在主动管理产品中,资金则从股权产品转向固收产品,在美国市场尤甚。同时,因为成本并未下降,导致成本收入比从61%上升到62%,整体利润下降2%。

波士顿咨询预计,2016-2021年收入的平均复合增长率将为3%,比2008-2016年的5%下降两个百分点,而成本增速还会加快,因此前路将十分艰难。机构可以采取的战略举措应对中第一个即关注中国市场的增长。

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资管市场贡献了除日本外亚洲地区的绝大部分增长。2016年中国市场管理资产额增长21%,主要得益于17%的管理资产净流入。但最近降低金融杠杆的监管规定对同业业务影响明显,并可能会导致管理资产额增速暂时放缓。

波士顿咨询认为,中国市场和中国投资者都日趋成熟,人口老龄化和财富规模增长提高了对专门产品的需求,包括目标日期基金和ETF等。虽然目前许多投资于中国市场的国际资产管理机构尚未获利,但未来仍可能有广阔前景。


打入中国市场意愿强烈▼

目前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其一是与中资机构成立合资机构,其二是作为外商独资公司(WFOE)身份获得私募基金管理牌照。前者是在可以独资身份参与市场前的主要方式,境外资管机构以合资成立公募基金公司为主,目前中国109家公募基金中44家为中外合资机构,管理资产占比40%。而后外资机构在境内设立独资公司并独立运作管理私募基金的途径逐渐放开。

最初,上海市金融办曾试点QDLP制度,共有3批15家公司成为试点,其中WFOE性质外资资管有10家,这一类私募基金管理人被要求在境内募资设立人民币基金投资于境外市场。

而从去年底开始,外国资产管理机构已可以在中国获得在岸牌照独立开展业务。2016年6月,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允许WFOE资管机构注册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境内募资及设立基金投资于境内市场。这是外资资管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唯一的产品端和投资端均可在中国境内完成的途径。

新规定发布后受到外资资管的关注,2017年以来已有多家外资资管机构提交或准备申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7家外资机构拿到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富达利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英仕曼(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富敦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主要开展私募证券投资业务。另外还有深圳汇创、前海雅柏和中英低碳三家外商独资公司主要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业务。

除此之外,更多的国际知名资产管理机构陆续在中国设立独资子公司。据浦东新区政府的统计,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机构中,已有包括贝莱德、领航、JP摩根、BNY Mellon、AXA在内的八家在上海设立了资管子公司,而全球资管规模排名前五十的机构中,也已有过半数在上海陆家嘴设立了资管子公司。

一位服务国际资管公司的律师认为,设立独资公司是第一步,第二步才是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完成申请后则需要6个月内设立产品,这对于境外机构是挑战,可能需要一定的观望期。

目前上述机构中仅富达发行产品——“富达中国债券1号私募基金”,投资于国内债券市场。据了解,其余获牌机构也正在筹备自己的首只产品。

从目前来看,多家境外资管机构都陆续将中国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市场或战略地。

富敦上海总经理黎涛表示,将大力发展中国业务,实施全面本土化管理,使富敦上海成为富敦新加坡发展战略的主要推动力。

“不少外资资管机构早在十年之前已经陆续在中国设立办公室,观察研究中国市场,但受到业务范围、规模、政策等多方面的限制,并没有能够大规模展开。而现在相当于可以在中国享受和中国的私募同等的待遇。”一位外资资管人士表示。

另外,多家外资资管机构人士均表示希望未来能够在私募的基础上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宽至公募等多个领域。

一位高净值人士表示,其此前配置国际资管机构产品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分散投资风险,对其在境内发行并投资的产品表达可能会水土不服的担忧。

对此上述外资资管人士称,由于主要以人民币开展中国境内业务,公司的团队和运作都将尽可能的本土化,销售端目前则主要接洽证券公司的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