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荔雯:几条不容忽视的规律

市值区间对判断公司股价表现的有效性来源于公司生命周期理论。 杨荔雯认为:在公司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盈利能力、成长性和成长空间都有...

市值区间对判断公司股价表现的有效性来源于公司生命周期理论。 杨荔雯认为:在公司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盈利能力、成长性和成长空间都有显着的差异,这必然在公司估值水平和股价上得到反映。

 

 

规律1:随着市值规模的提升,公司股价上涨越来越困难,业绩增幅≠股价增幅。

 

    在我们的考察期限内,除了极少数例外,高市值股票的平均估值水平都稳定地低于低市值股票。 这意味着当公司由小股票成长为大股票时,估值将逐渐成为拖累股价上涨的变量。例如,要使1家200亿市值公司的市值再提升1倍,在正常情况下其业绩增幅需要远超1倍。

 

规律2:100/200/800 亿以上市值标的合理PE(TTM)水平的阈值在40/30/20 倍左右。

 

    从近5年的数据看,100/200/800亿以上市值标的PE均值很少超过40/30/20倍,除非有强有力的支撑因素,投资者应优选估值水平在上述临界值以下的投资对象。

 

规律3:200-400亿市值区间标的估值下滑风险提升。

 

    在A股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中,200-400亿市值是一道必须面对的门槛。公司市值达到200 亿以前,其大概率能够享受较高的估值水平(高于30 倍PE),而当公司市值进入200-400亿区间后,其估值水平存在加速下滑之虞。

 

    以近3年为例,市值处于200-400/400-800/800亿以上的上市公司 平均PE(TTM)分别为29/22/12倍,这与中低市值标的所享受的高估值显然有着云泥之别。

 

规律4:25亿市值看主题,200亿看业绩,400亿看创新,800亿看国际对标。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上市公司有着不同的股价驱动因素。

 

    一般而言,微小市值企业(25亿以下)盈利前景不甚清晰,但能够享受较高的估值;只要公司契合时兴的主题,其市值即有可能达到25亿量级。

 

    中小市值阶段(25-200亿)是企业成长的快车道,此时投资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企业业绩能否兑现方面;

 

    从中长期看,上市公司要想有效突破200亿市值,必须向资本市场交出扎实的业绩答卷。规律3显示,当公司市值超过200亿后,投资者开始更多考虑公司发展的天花板问题,在此阶段如果公司没有在成长模式上进行有效的 创新,其估值水平将显着降低,市值攀升困难程度增加。

 

    对于超大市值公司(800亿),一般而言其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空间已较为有限,面临与国际巨头正面交锋的压力,故其估值水平将越来越多地与海外巨头直接对标。

 

规律5:高经营杠杆企业能享受高估值

 

    我们以折旧、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和表征上市公司的固定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经营杠杆2。我们发现,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同经营杠杆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经营杠杆高的企业估值水平明显更高。

 

    这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解释:

 

    (1)在外部需求不变的前提下,高杠杆企业能够实现更快的增长,更高 的成长性要求相应的估值回报;

 

    (2)固定成本中,研发、营销及设备投入往往转化为公司的护城河,这也能提供估值溢价。

 

规律6:创业板公司资金实力更强,市场资金面紧张时创业板溢价高

 

    我们的研究显示,创业板公司平均资金实力远超市场整体。2013 年创业板公司整体现金占总资产比重为29%,显着高于A 股非金融企业总体水平(12%),而创业板公司带息债务占总资产比重(13%)亦大幅低于市场整体(32%)。

 

    当市场资金面紧张时,创业板标的债务压力更小,且拥有充足的现金来整合行业资源,故应当享有更高的溢价。

 

    创业板设立以来的数据表明,创业板综指相对上证综指的涨跌幅与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关性近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