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将颠覆锂电?中技集团颜静刚重金砸向燃料电池

  9月20日,上海发布了《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提出要加速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完善,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和商业化等。无独...

  9月20日,上海发布了《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提出要加速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完善,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和商业化等。无独有偶,总部位于上海的中技企业集团,日前也刚刚完成了对氢能源汽车的布局,跻身国内氢能源汽车龙头阵营。


  中技集团董事长颜静刚认为,氢燃料电池才是真正的环保新能源汽车动力。如果锂电池不能解决安全性和退役电池回收问题,那么未来3到5年,氢燃料电池会和锂电池一争高下,很可能取代锂电池。”


  日前,中技集团依托旗下上市公司尤夫股份,与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将持有武汉众宇25%的股权。在协议签署后两年内,股权比例有可能提升到51%。此举表明尤夫股份对国内氢能汽车市场持乐观态度,并在氢能源电池市场提早做好布局。


  此外,为氢能源汽车商业化铺路的另一举措,是广东近日率先启动 “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全国首个全商业化运营的加氢站将在佛山投入使用,这意味着国内燃料汽车行业瓶颈或将被打破,氢能源电池的市场前景愈发引人关注。



  增资氢能企业 中技集团布局双能源

  目前,中技集团的新能源产业平台,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尤夫股份。2016年,尤夫股份收购位于江苏泰州的智航新能源51%的股权,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智航新能源现已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电池供应商,产能规模和技术实力均居于国内前列。其总产能在第三季度预计将达3.5GWh/年,已经成长为产量位居华东第一、全国前十的车用动力电池龙头企业。


  进入2017年,中技集团明显加快了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步伐。8月,中技集团与金沙江资本(GSR CAPITAL)就收购日产(Nissan)汽车动力电池业务进行合作。双方共同投资设立合资机构,作为日产电池并购基金的普通合伙人,联合完成本次收购。


  但是,在锂电池领域扎根,仅仅是中技集团的新能源主线之一,其另一条主线,是布局燃料电池“商业圈”。由于目前成本相对较高、研发周期较长等原因,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时机未到。但颜静刚认为,加氢站的投入使用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标杆性意义,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成为下一个产业风口。在资本市场,不少嗅觉灵敏的A股上市公司已抢先一步跨进燃料电池“商业圈”。


  中技集团此次合作的武汉众宇,目前已经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拥有产业领先优势,公司参与了15项燃料电池国家标准的编撰,其中4项涉及燃料电池汽车。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开发三种燃料电池技术平台(空冷、水冷质子交换膜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企业,潜在应用覆盖面非常广泛。目前,公司已在湖北省建设氢燃料电池动力客车研究项目,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生产和销售,为未来规模化生产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决策与设计依据。


    风口已至 提早入局者享红利

  在国内,政府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力度远大于锂电池汽车,按照2016-2020年新能源补贴政策,锂电池未来两年内的补助标准分别比2016年下降了20%和40%。相比之下,政府对燃料电池的补贴维持2016年的水平不变,对整车厂而言吸引力明显增加。另一方面,燃料电池续航里程是锂电池的2倍,时速可达140-150km/h,再加上噪音小、加注时间短等,氢燃料电池普遍被业内看好。


  此前,有技术专家透露,欧美和日本厂商的技术垄断、氢气制备及储运、加氢站的建设等,一直是国内燃料汽车行业发展亟待克服的难题,尤其是加氢站建设,已成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截止到2017年1月,全球正在运营的加氢站达274座,而中国仅占5座,且大部分并未真正投入商业化运营。因此,此次广东加氢站的投入使用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标杆性意义,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成为下一个产业风口。


  颜静刚表示,与武汉众宇的合作,是公司“试水”氢燃料电池领域的第一步,将为大力拓展氢燃料电池产业积累经验,也为企业未来中长期战略的实现奠定更坚实的基础。该项增资被业内人士看作抢占氢能源先机之举,事实证明,尤夫股份的确把握住了先机。


  一旦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瓶颈被打破,作为汽车动力的氢燃料电池将迎来高速发展。与尤夫股份和中技集团的布局类似,今年已有多家上市公司瞄准这片蓝海,大洋机电、亿华通等均在氢燃料电池研发和生产方面有所安排。国内氢能源电池市场割据的前战已悄然打响,第一批加入的企业或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