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推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

在日前举行的“2017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投融资创新报告会”上,众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营商环境直接关乎区域经济的兴衰和发展,大力推进“放...

在日前举行的“2017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投融资创新报告会”上,众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营商环境直接关乎区域经济的兴衰和发展,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够使区域经济活力得以充分释放。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体改委原副主任高尚全在报告会上指出,当前要充分认识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认识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他认为,要进一步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必须坚持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各级政府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环境,做好规划协调工作。一些地方政府可以用税收优惠等便利方式,来增加不发达地区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通过影响市场来吸引资源的流动,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就是发挥了市场的力量。反之,用行政的手段“拉郎配”,则往往事倍功半,造成资源的很大浪费。    

“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市场、企业和居民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高尚全表示,政府要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环境。区域经济实现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政府要发挥正确的作用。一是投资硬环境的建设,政府需要加强落后地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落后地区生产要素的资源流入提供方便,如果没有基础设施建设,外来的资源流入会有一定的障碍。二是投资软环境的建设。政府要加强落后地区的法制建设,着力提高社会治安水平,减少权力竞争,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三是做好规划协调工作。政府尤其是决策权力的中央政府要做好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措施等影响市场要素资源配置,比如对一些落后地区有激励措施等,如此才能够突破马太效应。    

半月谈杂志社副总编辑王永前表示,要实现我国经济稳中求进,关键在于加快培育新动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微观经济的活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促进要素的流动,优化资源的配置和产业的布局。半月谈杂志社原副总编辑张正宪从城市布局和城市生态两方面的结构优化角度切入,指出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发生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从形象塑造转向价值创造的深刻变化,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特色引领将成为中国城市化的新特点。为了回应这一新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新分化,有必要将城市结构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以创新性驱动促进发展升级,以跨区域融合带动发展转型,以结构性改革为发展提供长远动力。    

在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看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一个环节就是“优势互补”,他建议各地要找准区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发力培育地方优势,才能充分释放区域经济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重视改善营商环境,通过推进“放管服”改革来转变政府职能。    

报告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各地政府在积极抓项目建设的同时,更需要着力抓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建设,要由过去追求优惠政策“凹地”,转为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高地”,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