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普会特别分享:跨界大咖怎么看产业未来?

2008-2017,以新医改为始点,中国医药产业经历了特质鲜明的十年发展: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各方面因素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201...

2008-2017,以新医改为始点,中国医药产业经历了特质鲜明的十年发展: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各方面因素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2017以来,随着新医改持续强势推进,重磅政策陆续出台,其中,医药分开尤为受人关注。自从北京于4月全面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之后,相关议题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

2008-2017,恰逢西普十年,2017西普会将于8月16-21日以“构筑蓝图——聚焦需求的市场觉醒”为主题,再聚博鳌,产业十年回顾,共创美好未来。在这重要时刻即将到来之际,中康资讯全媒体邀请关联产业和跨界专家,分享其对未来十年相关政策走向与零售药店发展的研判与分析。

\

访谈嘉宾(按姓氏拼音排序):

蔡江南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经济学兼职教授

黄东临 上药战略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廖杰远 微医董事长兼CEO

林江翰 罗兰贝格合伙人

申小鹏 瑞士再保险公司亚洲区寿险及健康险产品部副总裁

吴学东 中国人民大学医药卫生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睿咨询董事长

徐佳熹 兴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医药首席分析师

俞 熔 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零售药店作为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发展前景到底会如何?这个问题,药店自己说了不算,某一个群体说了也不易令人信服。那么,从医改专家、全球咨询大咖、健康体检巨头、移动医疗大牛,证券分析师等角度综合分析,是否能帮助你的判断?

判断一:未来十年,医药分开在中国能彻底实现吗?

【乐观派】处方外流是趋势所在,10年内医药分开的概率较大

林江翰:中国在未来10年彻底实现医药分家的概率相当大,政策方面将进一步压缩药品价格,此外,医改各方面的推动将改变未来医院收入与支出结构。另一方面,未来落实“一致性评价”提升药品质量后,市场预计将趋于自动替代(auto substitution)模式,并且将发生于药房终端。

徐佳熹:处方外流是大方向,国家在大力倡导,政策也在逐步推进。目前来看,无论是对医院药占比的考核要求、还是取消药品加成,暂不论医生的利益平衡,单从医院来看,处方流出的障碍正在逐步解决。

但电子处方的流转仍需要大力引导,众所周知这里面涉及到利益的调整与平衡,因为医院药品在15%的加成之外,实际上还有行业渠道当中的多方利益问题。

比如,如果推进电子处方流转,医药代表统方问题首先暴露,会直接影响到医生的利益。接下来,个人认为,电子处方的流转更有可能从规范性的医院做试点,并结合一定的补偿机制来推进,但这些都有赖于政策的引导。

【保守派】医药分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黄东临:短期内我国的医药分开还很难彻底实现。原因有二。第一,参比国外和境外,包括日本、中国台湾等,医药分开都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作为世界性的难题,其中有很多共通的规律性问题,中国也很难例外。第二,延续第一点,医改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连环决策,如医生、医保、患者等,需要兼顾质量把控、处方与医保的对接等等,非常复杂。

吴学东:公立医院改革目前进入了深水区,中国医改的核心问题在于以药养医,医院收入的补偿机制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医生由于药品销售减少导致收入的减少,这个解决机制更需要长期建立,所以从医院和医生的导向上来说,处方外流,把药品放到零售市场去销售这种机制他们是不愿意建立的。

目前很多的DTP模式的兴起,实际上是在解决一些没有在医院中标或者非医保药品在院外的销售问题,不是全面的医药分开。国家在网上售药方面的政策也是一波三折,虽然前两年兴起了很多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的模式,但是实际上国家在今年又收紧了相关的政策。

首先,因为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在物流、仓储和使用上都有很多特殊的要求,尤其是处方药,所以在网上销售的主要是OTC药品。第二,医保现在的主旋律是控费,而药店的医保支付比较难以监控,这个和控费的主线也冲突。再加上医院有阻止处方外流的动力,所以虽然各地方都有一些试点,但是个人认为处方外流在零售药店销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判断二:医药分开过程中,医药零售会是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吗?

【乐观派】零售药店红利可期,医联体将是最受关注的模式

林江翰:处方药转移到药房零售市场将为医药零售市场带来可观红利。医药零售在这个过程中预期是最大受益者。但是,医药分家将促使一系列的医疗生态市场环境变革与变动,各相关利益者(医院/医疗服务、医生、各类药企、医药流通、零售终端)均需面临转型。

徐佳熹:一个相对多赢的良性生态体系是可以形成的,一方面,医院有越来越严格的考核标准,而为适应这个新的标准,院方会有意识地引导处方外流。同时,药事服务费、诊疗费等体现劳动技能的服务价格提升也是大势所趋,医院的价值将更加凸显。

对于医院来说,在政策倒逼下,开始有了推动处方外流的动力,而药店则是比较明显的受益方,将大幅增加其业务流量,目前即使是流到院边店或者DTP药房,增加零售端的容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已经在受益。同时,随着处方外流,是患者的外流,人从医院逐步出来,给药店提供了很多新的机遇,如进行健康管理、关联销售,衍生出新的商机。

此外,互联网医疗,也会在其中起到相当的作用,伴随着处方外流,比如DTP业务发展起来,包括在线的健康管理业务,联合药店的O2O业务及商业保险业务,都将从大健康数据的积累等更高层面,带给互联网企业更多的新机遇。

蔡江南:随着处方外流试点的推进、医药分开的步伐加快,一个医院、药店、互联网医疗等多方共赢的利益共享体的出现并不是没有可能:在公立医院取消加成的背景下,用药成为医院成本,医院有动力去推进医药分开,而互联网医院在其中扮演着一定的桥梁作用,同时又促进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并对零售药店带来利好。

当然,针对零售药店而言,首先是它必须要满足一定的资质,尤其是专业药师的服务承接能力。对于那些资质过硬、专业过硬的药店而言,在处方外流的试点推进过程中,必然将实现业务的放量。

不过,处方流转目前还仍是小范围的尝试,需要关注西安等试点城市的经验总结,在试点与总结中实现多地借鉴,逐步推广。

【保守派】既有利益所得者的平衡与新现分食者的抗衡,零售企业承接红利暂难言乐观

黄东临:很难说零售药店会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当前已经有部分红利通过DTP药房等模式流入零售药店。前面说了,在中国医药分开很难彻底实现,留下的“中间地带”实际上是零售药店可以腾挪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零售药店的策略应与医改的方向一致,要改变传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商贸模式,进入服务价值时代。

吴学东:近期内零售大健康领域的红利我认为应该来源于几个方面,第一是药店的经营模式创新,第二是大健康产品和理念的创新,第三是慢病管理和医疗大数据的发展,第四可能才是医药分开处方外流的逐步探索。

在医药分开这件事上我的观点一向比较审慎,因为我是医生出身,也做过外企的销售,后来才搞研究的。有些事情如果违反大的规律,是推不动的。解决不了医生回扣的问题,零售药店医保控费的问题,推动也会遇到阻碍。

回归到主题,零售市场毕竟是相对市场化的市场,虽然会受到分级诊疗、医药分开这些政策的影响,但我个人认为应该更多从市场规律和对消费者健康需求的挖掘出发,通过产品的创新和经营模式的创新来推动行业的发展。

申小鹏:首先,应如何衡量最大受益者这一概念?医药分开,意味着分享处方药市场蛋糕的参与者更多了。对医药零售业整体而言是机会,但对患者客户群的争夺会更加激烈,单个从业者的收益不见得必然比过去更好。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提医药分开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药价虚高,如果这个问题能被成功解决,行业整体利润空间必然被压缩。

另外,处方药市场向社会药房敞开了,老白姓一定会买账吗?

在香港、新加坡,大部分消费者依然选择从医疗机构的药房拿药,而即便在实现医药分开的台湾,患者第一次拿处方药也是从医院药房,后续才会拿处方到专业型药局购药。为什么这样?一是便利性,二是专业性。而对目前大陆零售药店而言,专业性不足是制约社会药房承接医院处方蛋糕的重要因素。再者,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药店的平价优势不再,在这背景下,药店其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判断三:未来十年,医药零售等健康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林江翰:未来药店核心竞争力在于综合能力运用

未来零售药店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包括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商品力、大数据技术能力及专业服务力等众多方面。

未来的市场环境需要强大的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有效调拨分配到渠道终端。

商品种类多样化,纵向疾病治疗与横向治疗领域产品包等,带来提供疾病管理/解决方案的服务与赋能。

大数据技术能力将促使企业提供精准化、客制化服务。医药医疗领域专业服务能力是基本、是必须的,这是客户(消费者、患者)选择服务商的先决条件。

廖杰远:未来药店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服务

过去十多年,医药零售行业从商超零售业舶来的东西太多,反而在符合药店行业特质的专业化服务上的研究不足。

未来十年,医药零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服务,更确切的说是医学服务和药学服务。在药品流通毛利趋于微薄,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下,拓展纯药品销售之外的问诊、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多元化服务,充分利用门店的入口价值,成为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专业服务,是药店黏住顾客的最有效抓手,也是能够探索高附加值的业务方向。

另外,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有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专业的事情交由专业的人去做,应该充分利用第三方优质资源,从中选择适合自己企业产品和服务。如果传统药店在新的形势下依然重零售技术轻专业服务,可能会被电子商务打败,因为电子商务的零售技术是颠覆性的。马云曾说:为什么电子商务会严重冲击传统零售?电子商务只是抓住了互联网去发力,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我们昨天的思想”,是“我们对改变过去的恐惧”。

俞熔:未来健康服务业应在自身擅长领域做深做透

我认为,如今医疗行业发展的方向是突出专科优势,因为综合医疗模式的发展已经渐入瓶颈,尤其是非公立的医疗机构,问题更加突出。所以从长远来看,能否具备在专科领域做深做透的能力,是未来健康服务业的一项核心竞争力。这当中包括专科领域的医疗方式、路径和工具等。

因此,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化工具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化的手段,许多专科领域的健康服务可以通过远程、智能的方式实现,相信这会对未来健康服务业的竞争方式带来新的改变。

【2017西普会主题解读】

2017年西普会以“构筑蓝图——聚焦需求的市场觉醒”为主题,其中“聚焦需求”、 “市场觉醒”、 “构筑蓝图”等关键词尤其值得深入解读。

2017西普会关键词一:“聚焦需求”——对应的是国家供给侧改革大方向,改革的出发点要基于国民需求,健康需求正是其中的核心表达之一。

2017西普会关键词二:“市场觉醒”——对应的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战略布局上的主观能动性转变,惟有建立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发展规划才能赢得未来。

2017西普会关键词三:“构筑蓝图”——对应的是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企业必须进一步明晰医药产业社会分工,追求匹配未来健康产业生态环境的地位与价值。

2017,我们以蓝图为约,西普十年再聚首,共创产业新未来!

附1:西普会简介

西普会由中康资讯发起主办,于每年8月举行,联合政府主管部门、国内外研究机构及健康产业领先媒体,集中发布、解读、剖析年度产业政策、经济、市场等全方位专业信息;汇聚全产业链企业家、专家、官员等数千名精英的群体智慧,聚焦探讨变革思考、创新模式、市场热点、跨界融合。历经十年发展,西普会已成为中国健康产业年度盛会!

附2:中康资讯简介

中康资讯是健康全产业数据管理与商业应用的领导者,凭借数据、技术两大核心能力,整合丰富的产业资源,实现大数据产品及服务在医、药、患各端的全面应用,并通过产业数据化、智能化升级引擎——中康智慧云SIC,构建多方联动、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让一切决策精准、高效、可预见,从而实现“智慧健康产业、智慧健康生活”!